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
本刊特约评论员 王宇博士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产融结合的新挑战与政策应对
1钟 震 2郭 立 3刘胜男
(1中国人民银行,北京 100800;2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021
3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认证中心,北京 100837)
摘 要:相较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我国产融结合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产融结合有助于非金融企业优化自身资本配置,提升竞争力,也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资本来源,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但对其风险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从我国产融结合发展历程来看,主要遵循产融能否结合和产融结合程度两大逻辑主线。近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已成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产融结合发展不仅面临着此前发展中的问题,还将面临新的挑战。建议积极做好政策应对,进一步健全我国产融结合监管框架。
关键词:产融结合;双循环;金融监管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
金波宏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流域九省区2009-2018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各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当遵循因地施策与区域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发展规划,以促进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熵值法
地区间物质资本、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
段 鑫 李明蕊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摘 要:本文选取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关数据,在产业结构优化视角下采用GMM方法研究东部、中部和西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视角下,物质资本和人资本对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都是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更大,影响程度为:东部>中部>西部;(2)在产业结构优化视角下,高级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均是促进作用;中级人力资本对中西部是促进作用,对东部是抑制作用;初级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都是抑制作用。
关键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GMM;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视角下金融供需不匹配问题探讨
倪进峰
(浙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摘 要:近年来,为切实提高金融供给适配度,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中央政府适时推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文件,落地落实政策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就目前来看,经济中仍存在一些金融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不匹配现象。本文从商业银行视角,梳理当前金融供需不匹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商业银行缓解金融供需不匹配问题的着力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效率;融资需求;融资渠道;资金期限结构
当前跨境资本流动新特征的成因解析与市场监测
李文乐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本文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理论解析和实证检验,发现跨境资本流动的惯性趋势影响明显,引发预期效应对宏观经济增长率和房地产景气指数影响显著、资本市场收益率和利率差影响较为稳定、汇率解释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强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扩展市场广度深度;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自主平衡能力;改革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政策性和技术性水平。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对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宏观审慎管理
日本房地产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
及对我国的启示
祝 军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合肥 230091)
摘 要:二战后,日本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两轮明显的涨跌周期。为吸取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历史教训,本文试图采用数据比较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日本房地产周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认为,日本经济增长周期与房地产价格变化周期具有高度一致性;日元持续升值的预期是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助推力。建议我国确保房价在居民可承受范围内波动;保持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等。
关键词:日本房地产周期;房地产市场调控
印度央行近十年资产负债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徐 媛
(中国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陕西汉中 723000)
摘 要:自2009-10年1至2018-19年,印度央行资产负债表和部分会计政策发生了大幅变化,资产负债表得以合并统一,并简化了列示项目,增设了多个价值重估账户。十年间,印度央行资产负债规模从15.53万亿卢比增长至41.03万亿卢比,增长2.82倍。本文对印度央行近十年的资产负债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印度央行;会计政策;资产负债表
金融科技的挑战与监管建议
课题组
摘 要:金融科技颠覆了传统金融业的理念、营销和服务模式,也带来了一定风险,对金融监管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建议确立全新的监管理念,构建立体式监管体系;优化监管执法权力配置,构建相应工作机制;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完善消费者救济机制等。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基于ISM模型的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王 璇 焦 雷
(中国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陕西咸阳 712000)
摘 要:小微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着多重矛盾,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厘清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小微企业融资调查为基础,得出了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模型)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影响的关键因素以及表面因素。根据以上结论提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金融服务;解释结构模型
个人购付汇主体“聚类”研究
薛 瑾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传统的个人外汇管理“总量分析+结构分析”模式,已难以摸清复杂数据背后的真实规律。因此,本文借助SAS软件的“ward聚类算法”,着重对陕西省个人购付汇重点关注主体进行聚类分析,从而为个人外汇业务形势分析及监测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外汇管理;个人外汇业务;聚类算法
疫情爆发对经济影响程度和机制的国际研究
廖海勇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由此引发了国内外对疫情可能拖累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担忧。本文选取近十年来发生过重大疫情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包括2003年的中国、2009年的墨西哥、2014年的巴基斯坦、2014年的西非三国(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以及2016年的巴西,重点考察疫情对各国经济增速、社会总需求、产业发展及整体物价水平的冲击和影响。本文研究认为:短期内,疫情对经济增长和消费、投资、出口等需求产生较大冲击,制造业、旅游业、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食品类CPI涨幅较高。疫情持续时间长短、经济体所处发展阶段是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和经济抗风险与恢复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疫情持续时间短、经济增长处于上升周期、韧性较强的国家受到的冲击相对有限,恢复能力较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增速将带来短期冲击,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会受到较大影响,国际疫情的蔓延可能影响我国经济恢复进程。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影响;国际比较
金融外汇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实践与探索
黄 丹 陈炅炜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涉外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谋划、多措并举,充分发挥金融外汇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推动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切实保障服务顺畅,加快推动涉外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达效。本文总结了金融外汇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外汇管理;金融服务;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
论陕西省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1袁静文 2崔颜丽 3程 熙
(1,2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3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西安 710049)
摘 要:陕西省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成为“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离不开金融体系的高效支撑。本文对陕西省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政府、文化企业、金融机构三方面提出了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获得高效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支持;陕西省
新疆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长期动态分析
课题组
摘 要: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2002- 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和估计分析,对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途径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而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存在长期负向效应。建议新疆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等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经济
县域金融效率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陕西秦巴山区19个县为例
庞加兰 郭晓莉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摘 要:本文选取了2013-2017年陕西秦巴山区19个县的面板数据,从宏观金融视角出发,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陕西秦巴山区县域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帕加诺模型研究县域金融效率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秦巴山区县域金融效率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储蓄投资转化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显著;资本边际效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要在关注储蓄投资转化的同时,兼顾金融资源的投向问题。
关键词:县域金融;陕西秦巴山区;区域经济
基于财务报表的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分析
严小强
(中国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陕西渭南 714000)
摘 要:本文以3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采集债务状况、获利能力、运营能力、财务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单股指标等7个方面43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反映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5个公共因子,对样本商业银行进行财务状况评价。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资本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加速资本周转、加强现金预算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财务状况;商业银行;因子分析
西部金融2020年第8期目录.pdf
西部金融2020年第8期正文.pdf